国内手机产业会爆发大规模专利诉讼吗?

  近段时间,手机领域可谓热闹非凡。先是高通遭遇中国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并与其他手机厂商间签订的可有效化解专利纠纷的”反授权协议”可能成为处罚重点,国内专利实力弱的手机厂商将失去高通专利”保护伞”.随后又传出消息,中兴通讯、华为向包括小米、OPPO、vivo在内的手机厂商发出律师函,称后者侵犯了其专利。但双方却对是否发函一事讳莫如深,中兴通讯含糊回应,不确认发函,华为也予以否认;小米、OPPO、vivo等则回应称”不知情”,或没收到律师函。

  律师函事件缘何演变成”罗生门”?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什么问题?国内手机厂商又该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专利危机?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讳莫如深的背后

  备受关注的律师函事件发生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华为否认,中兴通讯没有确认,但强调公司是国内专利积累最丰富的厂商之一,尊重有利于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作为国内拥有较多专利的手机厂商,华为、中兴通讯缘何不愿以”专利维权者”的身份出现,而选择讳莫如深?

  ”相关方持模糊态度,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想试探市场反应,尤其是用户反应。专利维权的目的是市场竞争,或提升自我的竞争实力,或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很多普通消费者对专利侵权的认知并不清晰,拥有专利较多的国内手机厂商,需要评估和测试此类举措对消费者选购其产品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长期关注手机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方如果真的发出了律师函,但不主动声张或宣传,其目的可能在于干扰或遏制竞争对手。

  而对于小米、OPPO、vivo等来说,自然也不愿触碰是否专利侵权的话题。此前,根据高通的”反授权协议”,如果手机厂商使用高通芯片,就必须把自己的专利交叉授权给高通,而高通还可以把这些专利继续授权给使用其芯片的其它厂商。利用该协议,国内大多数厂商都可以避免专利纠纷。在高通遭遇反垄断调查后,该协议一旦遭重罚或禁止,国内手机厂商将直接面临专利危机。但小米、OPPO、vivo显然不愿让专利纠纷来得如此之快。

  ”国内手机厂商持有的专利或多或少,但与苹果、三星等国外手机巨头相比,专利实力和竞争力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正处于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过渡和转换,可谓‘跑马圈地’的黄金时期,比拼的是谁‘跑得快’‘圈得多’。至于智能手机的相关专利,很多厂商都在提交专利申请,谁强谁弱暂难断定。” 李俊慧表示,正是因此,目前,国内手机厂商间并不想发生专利战。

  专利危机的应对

  然而,风平浪静是暂时的,国内手机厂商面临的专利危机并不会因此而化解。

  就发展阶段看,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从企业通信市场转战个人通信市场的企业,在通信设备领域拥有大量技术和专利积累;二是以酷派、联想、TCL等为代表的企业,它们参与了功能机市场的竞争,后来转型进入智能机领域;三是以小米、魅族、OPPO等为代表,这些厂商从非通信市场或手机领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走向海外,面临的专利问题也日益凸显。

  ”华为、中兴通讯因为拥有较多专利,在面临专利侵权纠纷时,可通过交叉许可等方式降低成本。酷派、联想等,因为本身有一定的专利积累,遇到专利问题时,可视情况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或并购的方式予以应对。而对于小米、魅族等,因为拥有专利较少,专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软肋’,如果不加强专利布局,未来很可能需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许可费。”李俊慧表示。

  不过,有专家认为,就目前发展看,国内手机市场近几年内不会爆发大规模的专利诉讼,但在海外市场,中兴通讯、华为等走向海外较早的国内厂商,以及未来打算到海外开拓市场的手机企业,还需要打破国外手机巨头设下的专利壁垒。

  ”国内手机厂商走向海外,由于市场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或格局也不同,单个厂商的专利实力或竞争力有限,但是,如果能联手建立‘专利池’,‘抱团’去抢占海外市场,将有助于提升国内手机厂商应对专利风险的能力。”李俊慧表示。

  记者: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