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专利代理服务业=?

  文 / 苗青盛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总经理

  2015年4月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减少流通成本,激励创业扩大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部署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

  目前从市场发展来看,服务业的增速和占比都超过第二产业,从需求来讲,服务消费也在逐步超越商品消费,当前,互联网+结合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也是互联网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对于从大到小顺序的法律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及专利代理服务业而言,整个行业的工作方式比较传统,业务同质化严重,缺乏现代公司制管理方式。尤其对于专利代理行业,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诞生第一批专利代理机构,2001年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改制,2008年不区分涉外代理资格,行业去行政化变革比较大,但是整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和传统,业务模式单一。

  专利代理服务行业中,通常需要三名或者五名具有合伙资格的代理人,筹集注册资本,租赁一间写字间,开办代理事务所。然后各自借助所掌控的既有资源,去拓展客户资源渠道,将潜在客户资源变为当事人,这便是最典型的事务所运营状态。

  从电商化角度来看,美国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并且已经有了进入IPO阶段的互联网化公司,由于美国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环境,使得文书标准化的产品很快就能赢得市场。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短时间之内还没有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中国还是人情社会,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人,而不是找律师,可能文书化不是一个准确的方向,但让用户找到咨询的人可能是个方向。

  对于知识产权业,尤其是代理服务业而言,电商化的方式无非是借助互联网实现透明,行业透明、服务透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这也符合互联网+的趋势。一般来说,笔者认为有几个方向,首先是平台化,其次是产品标准化,再次是去中心化

  平台化来说,就是成为执业的事务所的综合平台,由于普遍的事务所,尤其是中小事务所,在人员结构上,缺乏专业的市场团队,或者没有市场团队的管理层,造就很多优秀的执业人员没有优质的业务来源。而平台通过自营销,建立平台的市场价值和渠道,通过事务所给予平台的品牌保障,让企业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事务所进行服务。

  产品标准化来说,过去的事务所依赖于专利申请业务,而专利申请业务本身没有客观的标准,每个事务所的工作标准也不统一,最后评价工作质量无非是最后的授权结果,在用户体验和产品过程中没有一个客观性提供给客户。而这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体验体系和服务体系,将产品标准化,促进代理行业的规范化,提高代理工作的质量,将其透明化通过互联网直接提供给用户,是个不错的方向。

  去中心化,专利代理本身,基本是代理人单人承担的事务,不存在太多的细致分工协作的过程,那么原始的事务所营销、物业、管理者收益这些成本可以通过专利代理人直接和用户对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收益。

  最后一点,就是产品差异化,从业人群本身需要将业务模式进行拓展,从最初最基本的申请代理工作,结合到企业的正常市场需求中,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产品,知识产权服务本身也需要进行创新研发,进行新的服务产品的开发,也符合互联网促进行业调整的趋势。

  但是,专利代理服务业的电商化,存在一定的行政限制。首先,事务所无论是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都要求股东本身是符合要求的专利代理人,并且不允许有机构股东,那么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中,就不能让投资机构、其他专业人士成为股东,限制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尤其是,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代理部可能仅仅是业务处理的部门,其他部门需要高端专业人士来进行管理,而行政规定的限制使得做大做强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有一些通过隐形股东的身份参与,有一些将自己的代理人角色转变为其他管理角色,但是从现代企业发展来看,这些都不是符合管理要求的。

  其次,对于机构建立的限制,现在必须要求有三个或者五个的符合要求的代理人,而实际上,对于单个业务来讲,个体完全可以胜任,从赔偿责任来讲,三个和一个区别也看不出来,而三个将不能发挥个体的灵活性,不符合现在互联网的强调个人发展的要求。另外,整体的业务标准化不够,业务单一化严重,这个是业界生态问题,需要进入互联网的事务所自行开发和建立。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限制,但是可喜的看到,知识产权业的互联网化发展如火如荼,2014年3月知果果建立,2014年8月快智慧推出,2014年初iprdaily的强势出品,再到出版社的知了网的大力推广,2015年4月专利巴巴的上线,每一个都向这个目标在尝试、在勇于探索。

  知果果通过商标免费注册来建立客户群和客户粘度,拓展后续的业务,难点在于如何拓展后期业务;快智慧依托于思博的平台,从众包的方式转移到专利代理提供商的角色,再到电商化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每一步走的都极为艰辛。Iprdaily期望从媒体、创新平台进行突破,但是内容资源是个限制,创新平台这个行业又有些数量不足,可能从创新分析,成为36氪那样的以知产为核心创新媒体是个方向。知了网基于出版社强大的数据资源,可以整合代理事务所,成为一个平台,但需要强大的线下强推的团队来整合事务所,但事务所目前极为顽固属于既得利益,大所不屑于合作,小所难以合作。专利巴巴是一个专利申请平台,走低价路线,看去最有互联网精神,但是行政法规可能是最大的限制。

  那么未来怎么办?从事务所来讲,要把眼光放远一点,尝试着和新事物合作;从代理人来讲,建立个人品牌和能力,未来代理人的个人价值会有极大的体现;从行政管理来看,对于要求所有股东必须是代理人转化为部分股东满足要求,从三个代理人转化为一个代理人,这将是对专利代理互联网化最大的支持;从环境来讲,在现有架构下,进行产品突破,进行行业突破,互联网本来是新东西,尤其对于顽固保守的专利代理行业,更是很多人不愿意尝试的事物,所以,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有可能产生最大的化学反应。

  来源:IPRdaily

  编辑:IPRdaily 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