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知识产权为何被热炒?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全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即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此后,言及中国经济发展,人人皆谈“创新驱动”,这固然是创新之风深入人心、蔚然成风的大好事,但倘若人人只知创新,不知投资,那么创新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创新驱动离开投资也不灵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决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是投资量,二是劳动量,三是生产率,这三者对于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如果片面的认为“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是抛弃投资,只要创新,那这种理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要想创新发展,反倒要加大投资。

  创新的目的说到底是出实效,是希望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驱动经济前行。但要实现这一系列目的的前提是,创新行为需要完成从最初的想法,到技术的研发,再到产品的运用,最后进入市场实践的整个过程,而上述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投资的参与。所以要想创新驱动高效运转起来,还得加上投资的轮子才跑得动,只不过这个轮子得装对了位置。

  引导资金流向助力创新发展

  早在2014年7月,我国的M2(广义货币)就突破了120万亿,占据全球第一。这充分说明我国不缺乏投资的资金,但是如此庞大的资金总量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非但不能拉动经济前行,反而会伤害实体经济的健康。例如曾经在我国发生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等等。

  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出要“盘活存量”,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引导货币流到它更应该去的地方。

  那么什么才是货币更应该去的地方呢?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货币自然应该选择与创新相关的产业,简而言之,就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从有形资产转向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

  为中华之崛起而炒知识产权

  在各国纷纷祭出知识产权战略,掀起新一轮科技竞赛的新经济时代,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投资已经颇有些时不我待之势,所以笔者在此疾呼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炒知识产权”。请注意,笔者说的是“炒知识产权”,而不是“投资知识产权”。我们必须迅速的将知识产权资产炒起来,以达到刺激、提醒人们重视知识产权投资对国民经济、企业与投资者的极大好处。

  炒知识产权于国民经济有益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知识产权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新兴科技产业的重要保障。

  炒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新兴科技产业,流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鼓励创新和创业;同时,炒知识产权更有利于把社会资金引导投向实业,投向实体经济,有利于实体经济运用知识产权完成转型升级,以此扩大就业,带动社会经济繁荣。

  炒知识产权于企业有利

  企业炒知识产权,首先当然是自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吸引消费者关注,开拓更大的市场;其次,知识产权是企业与代理商或同行展开合作的资本,可通过知识产权的授权、转让、赠予等诸多方式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再次,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企业资产,可以作为抵押物进行质押融资,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最后,炒知识产权最根本的目的自然是盈利,通过购买与售出赚取差额。

  目前,通过投资知识产权赚取巨额利益的现实例子,比比皆是。苹果支付给深圳唯冠6000万美元买了iPad9类商标;小米以360万美元收购域名mi.com

  最新的例子是一次企业并购案:A股上市公司科达股份宣布斥资5.4亿元收购广东雨林木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对此业界普遍认为,雨林木风能以如此高的价格被收购,与其早年收购的一批包括xp.com、115.com等精品域名有直接关系。要知道,雨林木风早年收购xp.com只不过花了68万元人民币,但如今以这批域名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雨林木风却可以卖出5.4亿元的高价,可见其中溢价之高。

  炒知识产权于个人有财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炒过的东西太多了,炒股票、炒房产、炒兰花、炒黄金……可是冷静想一想,炒这些商品最终真正帮助多少人实现了致富梦想,又让多少了学会了正确理财。说到底,不知过让极少数人发了财,而跟风的大多数则被拍死在追随的道路上。哪怕不参与炒作的人也深受其害,正是这些炒作行为哄抬了物价,导致CPI居高不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与上述投资对象相比,炒知识产权却能够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因为知识产权最大的不同在于稀缺性和唯一性。社会要发展,经济要进步就离不开知识产权,正是因为不可替代,所以炒知识产权有保障。

  来源:汇桔网